返回
企业文化 用卫蓝大爱书写企业公民的社会担当

华人故事|“海产大王”炼成记

发布时间: 2025-07-07 13:37:35

  

华人故事|“海产大王”炼成记

  ◇○“在日本读书费用挺贵的,那时家境一般,家中又需要我,便下定决心返港。”自此,蔡冠深走上经商道。

  “我们提供先进的捕捞设备和保鲜技术,渔民负责出海作业,收获的海产品用来抵扣投资。”

  18岁进入新华集团,蔡冠深25岁便接任集团掌门人▼▼。彼时的新华集团管理团队,平均年龄尚不足30岁○。

  在担任会长期间,蔡冠深推动世界华商大会网络的建立○●,筹备在阿联酋、孟加拉国等地成立中华总商会▷☆。◁□“我们不仅要关注发达地区□▷▼,也要关注全球南方国家的华商发展▼●,让华商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。◁”

  蔡冠深感慨,海产品越新鲜越有价值●◇,这一特殊性决定了经营者在决策时务必“快而准”,这三个字,早已被他铭记于心。

  蔡冠深表示,▲▷▼“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赋予香港‘深化国际交往合作◁’的新使命▷◇。我们不仅要当好经济‘超级联系人’□●◁,更要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。”他建议将“中国品牌日◇▲●”引入香港,打造国际品牌中心▷●。

  “当时,这块地全香港只有我们一家投标▷▷◇。□●”蔡冠深说,这个决定为集团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◁▲▲,成为蔡氏家族海产生意腾飞的基石。

  ◁☆▲“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,应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。”蔡冠深建议▲☆,通过鼓励内地企业以人民币计价在香港上市、发行人民币债券以及推动数字人民币发展,进一步提升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地位。他提出,香港可以借助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促进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与使用。

  ▼□“我们在越南、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建立了系统的人才选拔机制。”蔡冠深介绍,通过与当地大学合作,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,由新华集团提供全额奖学金资助他们到南京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等中国高校攻读硕士、博士学位◇。这些学生在完成学业后◇☆○,大多选择回到本国的新华集团分支机构工作◁☆。

  中国改革开放初,蔡冠深跟随父亲前往珠海湾仔公社,成为第一批以“补偿贸易□▷◇”的方式投资内地的港商。

  蔡冠深对企业人才年轻化的重视延续至今。“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,而优秀的人才需要从年轻时就开始培养○。☆☆▲”

  目前▲,蔡冠深在全球20多所高校设立“新华奖学金”◁,物色优秀的年轻学子。他透露□●◇,这些学生毕业后不一定要立即加入新华集团,而是鼓励他们先在相关领域积累经验◇▷▼。“我们要培养的是能够引领未来商业发展的全方位人才。”

  ▷○“加入商会后,我的商业理念发生了很大转变☆▲▲。”蔡冠深说,以前一心争“海产大王▲◇”桂冠◁,却发现朋友渐少,路越走越窄。年轻时争强好胜▷,后来明白合作方能共赢,长久发展。

  1984年●,中英谈判的关键时期,许多港商对香港前途持观望态度。蔡冠深与家人决定留在香港,他买下屯门一块地,建立了集加工厂、万吨冷库和私人码头于一体的海产总部。

  蔡冠深说▼▲,自己年小胆大☆◁,常坐着小木船到湾仔公社谈生意。后来,他们家在珠海向湾仔公社投资了3000多万元(人民币●,下同)◁●□,成立了70多艘船的船队。后又在祖籍地中山横门公社投资1000多万元。

  5月9日,蔡冠深将赴莫干山参加品牌周活动,推动在香港设立国际品牌中心的计划尽快落地。

  “我们要在河套地区打造‘一区两园●●’创新模式。”他解释道,这里将汇聚超算中心、大型实验室等高端科研设施,实现深港资源共享◁▼,避免重复建设。

  “短短三五年间,沿海地区建起一栋栋小洋房,渔民们的收入从每月36元涨到几百元,生活水平也发生飞跃。▼”蔡冠深回忆道▲◁☆。

  蔡冠深出身海产世家,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到内地投资的港商◇。走过半个多世纪●,他始终对中国发展充满信心。不管是面对改革开放的浪潮,还是香港回归的重大历史节点,他坚持投资中国,也因此收获美满的成果◇□☆。

  事实上,早期投资并不理想,在原有模式下,渔民的月薪是36元,做与不做都是拿这些钱,极容易懒散。

  此后●▼▼,蔡冠深坚持不争第一◁○●,只争中上的商业理念●▼◇。令人意外的是,这种转变不仅没有影响企业发展,反而让业务版图不断扩大◁◇。如今,新华集团已从单一的海产业务▷▲▷,成功拓展至金融○□☆、科技、地产等八大业务板块☆□。

  低空经济是蔡冠深关注的另一个领域▲○☆。他表示▲▲,从香港科技大学无人机研发落地深圳,成长为全球领军企业,到如今无人机在农业、医疗□▷、应急、物流等多领域广泛应用,未来,香港与深圳需协同突破●◇,克服空域管制、跨境检验等难题,实现低空经济从物流配送至载人飞行的跨越,重塑区域交通与物流格局□▼☆。

  “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□,香港工商界的责任十分清晰□,就是要展现更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。☆▼○”蔡冠深说,香港工商界需发挥香港☆●□“背靠祖国、联通世界”的优势●▼,积极探索新产业●▲、新业态○,在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发挥更大作用▼▲☆,以实际行动共建美好香港,打造世界一流湾区。

  蔡冠深协助父亲打理海产批发生意,首先学会的是刻苦耐劳。因为要上渔船收购,早上六点就要开工,八点便要到工厂协助加工,晚上十点才能回家。●◇“小工厂都是这样干出来的,在这个行业不吃苦是不行的,而且身体素质要好,挨得了苦才行▼▲。▷☆”

  20世纪70年代,蔡家的海产生意从港澳扩展到日本及东南亚等地□▼。1976年▼□▼,蔡冠深正在日本留学,对文史哲比较感兴趣的他▷,最初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学者○●▼,但这一规划却被现实打断。彼时,蔡冠深父亲经营的海产生意规模尚小,处于拓展期□▲▲,急需他帮手◁○☆。

  合作双方商讨后,蔡冠深决定把船给渔民承包营运,渔民再分期偿还贷款给新华集团,这样一来,大家积极性上来了,很快还清了船款。

  谈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前景,蔡冠深认为,大湾区建设要重点发力科技创新☆▲,这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、低空经济、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。

  蔡冠深的父亲蔡继有是香港新华集团创办人。蔡继有最早是广东中山老家的小鱼贩,后来在香港西环贝介类市场开了一家海产批发店◇○“华记栏”,由于经营有道,店铺规模不断扩大。1957年,华记栏与新亚贸易公司合并,成立新华公司▼,这也是早期香港新华集团的雏形☆◁●。这一年▲◁◇,蔡冠深出生。

  2008年,时年51岁的蔡冠深出任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,成为香港中华总商会百年历史上最年轻的会长。此后☆▲□,他于2016至2020年期间再担会长一职,卸任后担任永远名誉会长。2022年和2024年,蔡冠深再度获选担任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。

  ☆“那时我每日凌晨4点半起身,5点半准时现身批发市场收购海产,7点半前必赶到工厂。一年365天,唯有农历年初一至初三稍作休憩○,其余时间皆全身心投入工作□▲。□○☆” 蔡冠深说,工人看他毫无“太子爷”的架子◁☆▷,搬货、开车●○,脏活累活一肩挑,便将数十年积累的经验倾囊相授。